【城市生活空间治理进行时】金湖县人大:助推城市空间治理 便民利民暖民心

2025-04-15
来源:县文明办

行走在金湖城区街头,大街小巷整洁敞亮,道路交通秩序井然,公益宣传随处可见……几乎看不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志愿者,但处处又是一幅幅文明的画卷,传递着金湖这座城市特有的魅力。而这背后,离不开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聚焦群众关注的堵点问题、城市建管的痛点问题、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中主动作为、勇于实践、一线赋能,在全县凝聚起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强大合力。

走访调研全面排查明底数

近年来,该县通过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乡环境面貌和公共秩序得到了根本改变。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部分城区拆而未建的闲置地块存在裸露易扬尘、弃土乱堆放、失管乱种养等突出问题,破坏市容市貌的同时影响了周边群众正常生活的开展。发现这个问题后,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环资城建委利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契机,把城市空间治理作为2025年监督重点,联合县文明办共同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开展。经过多轮实地走访梳理,排查出城区26个待整治地块,并明确主要整治任务:全面清理地面积存垃圾,清理原有建筑基础层;清理地面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耕乱种、乱拉乱挂,拆除破旧围挡,对土地进行平整;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合理使用,实现地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建言献策助推工作高效开展

3月下旬,金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佩坤带队,组织人大代表对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视察。当代表们看见半个月前还是堆满垃圾烂泥地的大佛寺西侧空地,现在已经绿草如茵并与寺庙的红墙相映成趣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责任单位行动迅速,将环境“老大难”变成城市微景观,激活了沉睡的闲置资源。视察后代表们要求:要根据各地块的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按照开放式绿地、苗圃、停车场、配套服务临时设施、近期开发等类型分类整治,不仅要把闲置地块用起来,更要“靓起来”。环资城建委还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进一步拓宽公众有序参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途径和方式,让基层和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金钥匙”,城市发生了很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监督到底 确保整治不留死角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生活在城市,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移步进园,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扮靓城市“角落”。如此种种,都会让人们感受到城市越来越宜居。要巩固拓展成果,必须趁热打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金湖县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项目责任清单》为依据,秉持“绿色、节约、高效、实用”原则,金湖县人大将进一步强化监督作用,持续做好整治“后半篇文章”,对责任清单上的项目实行销号制,定期赴项目整治现场进行督查交办,必要时将采取约请部门负责人现场问政、发放督查意见函等形式,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金湖县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始终与人民保持同心同向,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效能,在具体项目中体现人大作为和担当,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