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文明创建网络覆盖面影响力|文明村镇创建

2025-06-04
来源:县文明办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伟大创造,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文明村镇创建风采:

全国文明村镇白马湖村:水韵渔乡绽文明

振兴路上谱新篇

在碧波荡漾的白马湖畔,一座渔村正以文明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近年来,白马湖村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完善设施、培育特色、强化治理等举措,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取得实效。先后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等9个国字号荣誉和23个省市级荣誉。2025年5月,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从志愿服务的温情传递到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从生态治理的绿色革命到文明新风的浸润滋养,这座小渔村正以立体化、系统化的探索,诠释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志愿服务:汇聚文明力量,共建美好家园

白马湖村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网格员和热心群众共同参与,组建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阅读推广、医疗健身、卫生环保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队,共计70余人。通过积极动员更多村民投身志愿服务,共同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与获得感。

通过别出心裁的文艺宣讲、别开生面的水上党课、贴近生活的庭院课堂等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成功打造出“渔家女志愿服务队”“水上党课进湖区”等极具本村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白马湖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起多部门联动的志愿服务矩阵,年均组织文明实践活动超50场,服务群众突破1.2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100小时,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产业发展:强村富民,厚植文明沃土

白马湖村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一核心目标,以“党建+”模式为有力支撑,大力实施“党建+旅游”“党建+产业”“党建+电商”等发展计划。充分挖掘本地土特产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将党支部建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上。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合作社荣获全国示范社荣誉称号,村党支部更是在2021年6月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打造“渔家文化主题”休闲度假空间、特色“渔味风情美食街”以及开发具有渔家风情的旅游项目,成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的关注与推介。2024年11月9日,在潞村论坛乡村旅游报告会上,世界乡村旅游理事会发布《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研究报告(绿皮书)》,白马湖村荣列“百强村”名录。

此外,白马湖村积极培育各类示范户和乡土创业人才,目前已达40名。成立生态旅游、玖玖劳务、游艇服务公司,注册37个以白马湖命名的商标,为村民提供180多个就业位。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村庄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夯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让村民在富足的生活中,更积极地投身文明创建。

全民共治:团结互助,绽放绿色文明之花

白马湖村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渔村实际,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人居环境整治制度与体系。通过创新“红帆起航、水上党建”“头雁带群雁,渔村再转变”等党建示范项目,推行“一二一”齐步走、“十格”工作法、“五要五不要”制度,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提升了旅游品质,更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此外,白马湖村重视文明乡风的培育,以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为抓手,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目前,全村有223户被评为镇级以上文明户,拥有国家级典型1个,省级典型2个,市级典型3个。这些先进典型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让文明之风吹遍村

庄的每一个角落。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白马湖村正以“全国文明村镇”为新起点,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文明之花”在这座水韵渔乡常开不败,为乡村振兴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