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种境界”中学思践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2025-10-10
来源:学习强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阔视野,进一步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也蕴含着求学工作、创新创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借用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形象地比拟理论学习的不同阶段,寄予了深刻的劝学之理,为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可以遵循“三种境界”。

一是于“望尽天涯路”探寻中,深悟理论高度,常思忠诚之责。第五卷中,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深刻阐述,到“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殷切嘱托,尽显党中央治国理政决心,为青年干部锤炼忠诚品格指明方向。我们应细品“信仰之甜”,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其精髓,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尤其面对党内党外、港澳台侨、民族宗教等复杂工作,要善于从政治角度剖析解决,提升“政治三力”,以之武装头脑。要补足精神之钙,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以理论为指引,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为群众谋福祉,以实干开创新局。还应熔铸“忠诚之魂”,领悟“两个确立”意义,把稳思想之舵,怀忠诚之心,坚守理想信念。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坚守政治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不移,让忠诚照亮前行路。

二是于“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里,深悟为民温度,精思谋事之道。总书记在回忆自己知青岁月时,引用了胡乔木的词“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体现了人民领袖自年轻时就厚植的人民情怀。第五卷中,“人民”二字如主线贯穿,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指明方向。统战工作作为党的特殊群众工作,需从中汲取为人民服务的智慧。我们要勤聚民心,主动担起凝聚共识等职责,密切与群众、党外人士交流,以“蹲下来”的姿态聆听家长里短、以“敞开来”的真心记录急难愁盼、以“看得见”的细致观察喜怒哀乐,运用“团结—批评—团结”方法求同存异,赢得支持。要善暖人心,带着感情与责任,做好协调、化解、沟通工作。真心实意办实事,思想引导晓之以理,联谊交友动之以情,生活服务助之以实,实现从“做了”到“做成”的跨越。要共筑同心,落实严管厚爱要求,支持党外干部干事创业。畅通参与渠道,激发首创精神,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汇聚各方力量,为统一战线服务大局、助力发展贡献力量,以同心同德之态,绘就事业新篇,彰显理论深度与实践担当。

三是于“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豁然间,领悟担当的深度,探寻实践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第五卷通篇贯穿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哲学,激励我们成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者。我们要“下实功”,树立正确政绩观,对标提升“七种能力”要求,持续进行思想、政治、实践与专业训练。警惕“速成”“懈怠”“浮躁”陷阱,练就干事创业的高强本领。需“求实效”,秉持吃苦耐寂的作风,以“事毕功成”的韧劲,解决日常工作的盲点、堵点与断点。把“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成为行家里手。应“用实劲”,勇接“烫手山芋”,敢当“热锅蚂蚁”,主动在“12218”产业体系建设、全运会、“百千万工程”等重大事务中担当作为,以实干践行使命,用担当诠释忠诚,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选择以何种方式耕种自己,是我们青年干部必须交出的答卷。他常与青年畅谈“生逢其时”,勉励“为之奋斗”,让梦想在时代扎根生长。不久前的九三阅兵,我们见证祖国在现代化路上的坚定步伐。秋风起,寄托着我们对先辈的思念,更承载着我辈接续奋斗的誓言。让我们选择耕耘信仰、奉献与奋斗,用脚步丈量大地,以内心感应时代,用奋斗和汗水,擦亮敢担当、善作为的人生底色。不负使命、不负韶华,绘就青春华章。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